近期,《紐約時報》一篇題為《被誤導的SAT之戰》的文章在學術界掀起波瀾。文章指出,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標準化考試(如SAT和ACT)的成績是有效的評估工具,有助于預測學生在大學的學業成績、畢業機會以及未來的成功可能性。那么,在美國本科申請中,這些標準化考試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下面,杭州鼎文學校針對這個問題為您深度解析。
一、SAT/ACT可選:真的可選嗎?
過去,由于批評者認為標準化考試加劇了美國高等教育的不平等,許多美國大學紛紛放棄了對這些考試的要求。疫情期間,更是有數十所大學取消了SAT或ACT成績的提交要求。但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大部分大學已將標化考試政策調整為“選擇性提交”(test-optional)。
盡管“標化可選”政策實施初期,許多學生憑借出色的校內GPA和競賽成績成功申請到了心儀的大學,但在最近的申請季中,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提交標化成績,并且這些成績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這一現象引發了人們對“標化可選”政策的重新評估。
隨著近年來GPA的普遍膨脹,一些教育專家認為,標準化考試成績相較于GPA成績更為可靠,更能準確預測學生在大學階段的學業表現。多項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標化成績與學生的大學成績、畢業率和就業表現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藤校達特茅斯率先“回歸”:永久恢復SAT要求
在眾多美國頂尖大學中,達特茅斯學院率先做出了重大調整。該學院在招生官網上更新了本科生的招生要求,明確指出從2024-2025年申請季開始,所有申請達特茅斯學院的學生必須提交SAT/ACT的標準化考試成績。
此外,其他名校如布朗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喬治城大學等也在對標化政策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整。布朗大學校長曾就標化考試的必要性發表文章進行討論,而麻省理工學院則是少數幾所堅定要求恢復標化政策的學校之一。喬治城大學招生主任則表達了對于恢復考試可能引發的政治反應的擔憂。
從這些大學的表態中,我們不難看出,標準化考試成績在評估學生學術能力和預測大學學業表現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對日益激烈的申請競爭,優秀的標化成績仍然是敲開名校大門的重要籌碼。